每 周 市 场 动 态2025.2.8—2.14日

一、白条猪价格走势

214日,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7.25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(2月7日)的19.75元/公斤下降12.66%;比上月同期(1月14日)的19.15元/公斤下降9.92%;比去年同期(去年同期正处于春节假期,距离14日最近的日期是2月17日)的23.50元/公斤下降26.60%。周环比大幅下降;月环比大幅下降;年同比大幅下降。上周,价格同比上涨3.95%,本周末价格同比涨幅由正转负。

本周末,是农历正月十七,去年正月同期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17.45元公斤,年同比下降1.15%。

本周,日均上市量为1444.43头。比上周(1月25-2月7日)的1521.57头下降5.07%;比前2周(1月18-24日)的2545.29头下降43.25%;比前3周(1月11-17日)的2145.14头下降32.67%;比前4周(1月4-10日)的2027头下降28.74%。

去年同期只有除夕当日的上市量,293头,年同比增加392.98%。上周同比为下降31.86%,本周同比由负转正,增幅比较大。

新发地市场猪肉交易大厅每年都会放假,放假之前与节后开业的当日,白条猪的上市量都比较小,所以本周日均上市量同比增幅较大。按照农历正月同比,去年正月十一到十七(2月20-26日)日均上市量为1325头,年同比增加9.01%。

本周末,刚刚度过元宵节,肉类消费正处于恢复期。由于居民家庭节前备货充足,中小型餐饮企业还没有完全恢复营业,入场采购猪肉的客户较少,采购量也偏低,使得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处于一年中最低的水平,去年同期也是如此。不过,尽管本周的日均上市量大不如节前,但是比去年同期,还是有所增加,增幅也稍微明显一些,表明今年需求恢复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。

需求处于恢复期,但是毛猪的存栏量仍然呈现充足的状态,一些养殖场原本希望赶在节前把积压的毛猪出尽,但是仍然有一些养殖场有较大的存量。节后,这些养殖场希望能够把积压的毛猪尽快销售出去,但是需求仍然比较平淡,使得毛猪出栏的能力明显超过需求,也使得猪价在波动下滑,肉价则呈现稳步下降的走势。节后肉价高开低走,本周肉价环比降幅较大,就是因为供大于求。

这种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,与去年夏季肉价大幅上涨有着直接的关系,当时猪价快速上涨,养殖场预期快速升温,压栏惜售、待价而沽,助推肉价同步上涨,并且使得前期好不容易压缩下去的产能重新得以恢复,以至于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上升到合理区间的上限。短时间预期的升温,导致后期毛猪的供应进入略有过剩的状态,也使得近期的肉价在不断地下探。

好在今年的需求比较旺盛,对价格还有比较强的支撑,使得肉类消费的量价双涨,消费量增加,价格上涨。这种双上涨的局面在后期有可能难以为继,肉价回落也在所难免。

后期,肉价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,肉价反弹的动能会明显偏弱,以至于一些养殖企业开始思考今年还有没有“机会”。

二、鸡蛋价格走势

本周鸡蛋价格触底反弹,反弹的力度较小。

214日,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是6.77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(2月7日)的6.36元/公斤上涨6.45%;比上月同期(1月14日)的9.18元/公斤下降26.25%;比去年同期(2月17日)的7.05元/公斤下降3.97%。周环比小幅上涨;月环比大幅下降;年同比小幅下降。上周,年同比下降26.13%,本周同比由降幅稍有放大。

节后,网络报价把鸡蛋的出场价大幅压低,一步到位,降到极限。节后,网络报价报出的出场价是135元/筐(44斤),比节前最后一次报价的191元/筐下降了29.32%,形成了蛋价跳水的局面。但是,养鸡场对这个报价有较强的抵触,市场商户到养鸡场收购鸡蛋,养鸡场不愿意按照网络报价出货,需要再增加3-5元/筐,所以市场的价格降幅小于网络报价的降幅,上周环比降幅只有27.73%。

上周,我们曾经谈到:“节后蛋价跳水,为储存商创造了机会,已经有储存商开始入场收储,等待以后蛋价反弹时再出库销售,从中赚取差价”。“所以,节后蛋价跳水,价格基本上已经触底,蛋价后期会有所回升,回升的力度也不会很大。”

储存商收储,也助推蛋价的回升,所以,本周蛋价回升是多种因素叠加的效应。本周,蛋价回升的幅度并不很大,一旦储存商收储接近尾声,蛋价回升的幅度可能会略大一些。

不过,由于近期蛋鸡的存栏量几乎接近峰值,去年下半年雏鸡孵化场的订单排得满满的,一些规模养殖场大量补栏,产能急剧扩张,一时间拉动雏鸡价格大幅上涨,有的养殖场订购鸡苗需要等待好几个月。有业内人士评价,由于2023-2024年国内养殖业只有蛋鸡养殖盈利,刺激了蛋鸡养殖的快速扩张,有可能使得今年的蛋价难以尽如人意。所以,尽管本周的蛋价环比有所上涨,但是涨势还是比较温和的,蛋价还难以摆脱低迷的状态。

三、蔬菜价格走势

214日,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3.39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(2月7日)的3.73元/公斤下降9.12%;比去年同期的3.78元/公斤下降10.32%。周环比大幅下降;年同比大幅下降。上周,价格同比下降3.62%,本周同比降幅明显放大。

本周末,是农历正月十七,去年正月十七的价格是3.67元/公斤,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7.63%。按照农历腊月同比,上周同比上涨了1.36%,本周末同比降幅大幅放大。

本周,蔬菜的整体价格比上周有比较明显的回落,这种回落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回落的特征。

春节过后,菜价进入季节性下降区间,这种下降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:一方面,节前,人们的消费欲望比较强烈,对反季节蔬菜、对精细蔬菜的需求明显增强,并且对菜价上涨形成支撑。反季节蔬菜的上市量比较大,在加权平均价中的权重比增大,高价格蔬菜的权重比增大,对蔬菜的价格整体走高有比较明显的拉动作用。节后,蔬菜消费回归常态,大路菜的需求增加,大路菜的价格相对偏低,大路菜上市量增大,权重比也在增大,助推了整体价格的下滑;一方面,节前,从采收到运输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会出现费用的上涨,添加到菜价中,也会拉动蔬菜整体价格的走高。节后,人工费用基本上回落到平日水平,本周只有运费,虽有一些回落,但是由于运力仍然有些不足,回落的速度相对缓慢一些,人工费用回落,也会拉动价格下行;一方面,节前,一般处于隆冬,天气寒冷,对蔬菜的生长、采收、分选、运输、保鲜等环节有比较明显的影响,推动成本上升,推动价格走高。节后,气温逐渐回升,蔬菜的生长条件得以改善,蔬菜的产量也会增加,蔬菜受冻现象减轻,损耗下降,也使得菜价有所下滑。

至于本周,蔬菜的整体价格环比降幅比较明显,以上三方面因素都在发生作用。

在大路菜上市量增加方面,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湖北生产的大白菜、圆白菜大量上市,北方产区冬储土豆大量上市节前这些品种的上市量逐渐萎缩,节后快速放量。这些蔬菜的价格相对较低,上市量增大以后,拉动整体价格下行。而黄瓜、青蒜、茴香及豆角类蔬菜的价格由于缺乏需求的支撑,则出现比较明显的降幅;

节后,市场内经销蔬菜的商户全都到岗,商户雇用的伙计、小工也全部到岗,蔬菜的供应量连续增加,销售环节运转顺畅;

气温回升以后,北方产区鲜嫩小品种蔬菜的产量增大,比较突出的是江苏、安徽、山东的小油菜,目前都已经进入集中上市阶段,供应充足,价格不断地探底。山东、河北生产的小菠菜的价格,节后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。

除了上面的几个因素之外,也与又有新产地蔬菜开始上市有关。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福建。本周,福建的新胡萝卜开始上市,使得山东储存胡萝卜的价格出现松动;福建的莴笋开始形成批量上市条件,莴笋的价格连续走低。在福建莴笋上市的同时,云南莴笋也在大量上市,安徽、浙江莴笋也在上市,多个产地的莴笋同时上市,商户形容有“撞车”现象;福建的散菜花也在形成批量上市条件,与浙江、云南散菜花共同供应市场。福建散菜花的生产,前期曾经受到台风的袭扰,种植期推迟,到目前,有早茬、中茬散菜花同时上市现象,散菜花的价格比节前腰斩;福建的大葱也开始上市,与江苏大葱同时供应市场,此前价格居高难下的大葱价格,在本周进入下降区间;福建的西芹开始上市,此前北京市场西芹的供应主要依靠辽宁暖棚生产,福建西芹上市以后,辽宁西芹的价格也应声而落。

此外,在椒类蔬菜的供应方面,福建有新秧椒类上市,内蒙有新秧椒类上市,辽宁又有新秧椒类上市,再加上广东、山东的椒类生产,供应状况明显增强,甚至造成了海南椒类出岛困难。

随后,气温会继续回升,蔬菜的产量会继续增大,也会有新的后续产地的蔬菜相继上市,蔬菜的供应能力会进一步增强,蔬菜价格季节性回落的特点会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。


作者:刘通


作者:admin
发表时间:2025-02-14 16:34:18